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图片新闻 >> 正文

乐韵铭史·教演铸魂——音乐学院《春之韵》沙龙绽华彩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5-04-27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乐韵铭史·教演铸魂——音乐学院《春之韵》沙龙绽华彩

 

  2025年4月27日晚,音乐学院迎来第九场《春之韵》音乐主题沙龙。本期年度主题以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启全新篇章。本次演出将艺术与教育深度交融,教师们化身历史的讲述者与音乐的引路人,以精湛的演绎和深刻的解读,将波澜壮阔的岁月化作动人旋律。音乐在此成为铭记历史、传承精神的鲜活载体,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教育意义与艺术价值的视听盛宴。

 

 

  钱雪莲教师在演绎《黄水谣》时,以婉转忧伤的唱腔为引,将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两岸百姓的流离失所与对和平的渴望,凝练成一个个细腻的音符,为学生们搭建起触摸历史沉重的桥梁;在《渔光曲》的教学示范演唱中,她用舒缓质朴的歌声,巧妙勾勒出动荡年代渔民在风雨中艰难求生的鲜活场景,生动诠释了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展现底层民众的困苦命运,引导学生在旋律流转间,深刻感悟作品中对和平与希望的深情呼唤。

  王环宇教师在演绎《山之高》时,从诗词韵律与民族音乐特色入手,以空灵悠远的嗓音,将含蓄隽永的东方美学融入每一个音符,带观众走进静谧深远的山水意境之中,为学生示范如何用歌声传递传统文化的韵味。而在《莫尼山》的演唱中,她以豪迈奔放的唱腔,配合极具张力的节奏把控,勾勒出草原的壮阔豪迈,用激昂的歌声展现草原儿女守护家园的坚定信念,让学生在震撼的视听体验中,领悟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。

  姜喆教师在演绎《望乡词》时,以绵长气息与如诉嗓音,诠释出战争年代游子的思乡情愁,为学生示范声音塑造情感的技巧。在《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》的演唱中,他通过细腻的情感递进与唱腔转换,从婉转思念唱至激昂守护,将对故土亲人的热爱展现得极具感染力,让学生深切领悟家国情怀与守护信念。

  此次《春之韵》音乐主题沙龙的成功举办,是绥化学院音乐学院 “以演促教、以教带演” 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。学院以教师现场演绎为示范,将课堂融入舞台,通过沉浸式教学场景,提升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未来,学院将深化教学改革,依托红色音乐资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打造特色教学实践品牌,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,为弘扬民族文化、传承红色基因注入新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