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乐学院‖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(一)——“党史学习实践”
姓名:罗鑫翔 杨浩琦
孙恩熙 付梦茹
班级:音乐学一班
音乐学二班
主题:党史学习实践
2021年7月12日,我们四名同学一同前往河南驻马店竹沟革命纪念馆,开展了以“践行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’,走进河南抗日根据地,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”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,旨在深切缅怀抗战英烈的光辉业绩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,实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四个全面”,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,激发在校大学生奋发成才、报效祖国的热情,特开展此次暑期实践活动。
活动过程中,我们参观了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,竹沟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:中共中央中原局、中共 河南 省委、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各机关和刘少奇办公室,李先念办公室,彭雪枫办公室等旧址和竹沟军政教导大队、豫鄂边军事会议旧址及陈列厅等。
陈列展示
1997年之前,馆内陈列有竹沟革命历史展览,共分为四个部分:
一、早期革命活动,建立竹沟的第一个党支部
二、红军主力长征后,组建豫鄂边省委,创建红军游击队,开辟以竹沟为中心的 桐柏 山区根据地,成为南方八省十四处游击根据地之一
三、抗日战争爆发后,竹沟逐渐成为 河南 人民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
四、193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沟设立,刘少奇、李先念等从 延安 来到竹沟,领导豫、鄂、皖、苏地区党的工作,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。
1997年2月至1998年10月,竹沟革命纪念馆 新建 展厅一座,建筑面积780平方米,为青砖小瓦仿古代建筑。基本陈列为“竹沟革命斗争史陈列”,共分六大部分:
第一部分为“早期革命活动”
第二部分是“开辟豫南 桐柏 山区根据地”
第三部分是“ 河南 抗战的领导中心”
第四部分为“中原抗战的战略支撑点”
第五部分是“竹沟惨案”
第六部分为“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”
全部陈列展出实物、图片、绘画、文字内容等共计400余件,绘制场景4处,大型雕塑作品四件;馆藏文物近800件,藏品类别主要是近现代文物,特别是反映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沟时期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,如:刘少奇同志曾戴用过的棉皮帽和新四军第五师 确山 县民兵总队部关防木印等。
历史背景
抗日战争初期,竹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、 河南 省委所在地,刘少奇、李先念、彭雪枫、张劲夫、张爱萍、张震、方毅、朱理治、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。在竹沟创刊的共产党著名报刊《拂晓报》、《小消息报》,宣传了中共中央、毛泽东的抗日路线、方针 和政 策,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。刘少奇的著名著作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就是辗转中原,抵达竹沟后修订的。中原局、 河南 省委还在竹沟举办教导队和党训班等,培育党政军干部 1400 余人。竹沟又是新四军二师一部、四师、五师的发祥地和三师、七师部分骨干力量的出发地 。当年,刘少奇同志看到这里如火如荼、生机勃勃的大好革命形势 ,高兴地说:“ 延安 有党的领导,竹沟也有党的领导;延安 有窑洞,竹沟也有窑 洞;延安 有抗大,竹沟有党训班;延安 有延河,竹沟有溱河。这里简直成了小延 安!”从此,竹沟以“小 延安 ”的美名传扬全国。
<<<<<<<<<<<<<<<<<<<<
为了纪念党的100周年生日,2021年7月12日,我们一行人来到驻马店确山参观有“小延安”之称的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,通过这次参观活动,深刻的认识到革命先烈们为伟大的革命事业付出的艰辛,也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。 被喻为“小延安”的竹沟曾是抗战初期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,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之一。竹沟军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渐孕育形成竹沟精神。
青山魏巍、绿水荡漾。在竹沟这片热土战斗过的许多革命前辈、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,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,前赴后继,英勇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。他们的英雄业绩与日月同辉,彪炳千秋。他们犹如一座丰碑,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!
走进纪念馆,崇敬之情油然而生,目睹那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,一件件当时使用过的衣帽、笔记本、长枪、土炮弹等等物件,让我们心生敬仰。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血雨腥风、炮火连天的岁月。据管内讲解员介绍,竹沟早在1926年就建立了党的组织,1927年4月,为了配合北华军进军豫南,在周恩来的指导下,杨靖宇、张家译等同志带领确山5万民众举行了震惊中外的“确山暴动”,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-“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”,之后又建立了竹沟第一党支部,播下革命的火种。193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设在竹沟,刘少奇、李先念等同志从延安来到竹沟,领导豫、鄂、皖、苏地区党的工作,竹沟成为们党在中原地区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。竹沟是中原地区的摇篮、刘少奇、李先念、彭雪枫、张劲夫、张爱萍、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。中原局、河南省委还在竹沟举办教导队和党训班等,培育党政军干部3000余人。竹沟又是新四军二师一部、四师、五师的发扬地和三师、七师部分骨干力量的出发地,竹沟被誉为“小延安”。
1938年,周恩来同志在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期间,模范地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制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指导竹沟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蓬勃发展。1956年11月10日,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之中为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亲笔题写了馆名。几十年来,周总理手书“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”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,激励着广大人民发扬革命传统,争取更大光菜。竹沟的革命业绩同青山永在。 竹沟,是一片难忘的土地。从大革命时期到成立新中国,革命的火焰如点燃簧竹一样噼啪作响,生生不息,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,竹沟精神将永放光芒。 竹沟、是一片英雄的土地。抗日战争时期,孕育了新四军二师一部、四师、五师主力,刘少奇、李先念、徐海东、彭雪枫、罗炳辉、张劲夫、张爱萍、张震等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竹沟战斗工作生活过,被誉为“小延安”,革命伟绩将彪炳史册。 竹沟、是一片美丽的土地。这里红色资源深厚,文化底蕴丰足,必将激励后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! 参观完展厅后,我们又到革命旧址实地行进的体验,手摸着经历岁月的磨砺的老式建筑,目睹这里的一草一木, 它仿佛在向我们无声地诉说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,我们将永远铭记党的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所付出的艰辛努力,他们用自己鲜血绘就了新中国的版图,使我们又一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冲击和洗礼。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,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,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党的事业不断奋斗的决心。这次假期实践我以"重走百年复兴路,争做新时代青年"为宗旨,利用假期多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,去深入了解红色革命,重启红色记亿,从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感悟。在这短时间内,我们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,深入了解了红色革命道路的艰辛,懂得了和平时代生活的不易之处,爱国之情油然而生,我们明白了好好学习,感谢革命者为我们打下的新时代.
参加社会实践是我们走向社会,接触社会,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;是提升思想,修身养性,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,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。虽然我的实践内容只有短短两天,一晃而过,却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,而这些东西让我们这个新时代青年收获颇丰感慨万千。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对红色记忆的存在,拉近了我们红色事命道路的距离,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,增长了见识,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要争做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便命。社会实践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,在那一次次的见识中,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得到了升华,为将来复兴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。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!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,了解中国红色革命道路是成长的最要一课。虽然天气炎热,但是我们还是毅然踏上了红色革命道路社会实践的道路,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红色革命,在实践中增长见识,培养自己的强国之志,深入了解红色革命道路和红色记亿。
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,我们观看了很多革命时期的文物,以及他们在事命期间所作的路线图,战争期间传送的信件,也深入了解到了他们在事命时期所住的环境,为人民所付出的心血,人民对于他们无上的感恩和崇敬。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,在学校里也有老师为我们生动描给红色事命时期的红色记忆,但在这里,不必有人告诉你这些,你就能深刻感受到当时那个时期他们生活的艰苦,为了老百姓和新中国所付出的心血。我们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,提高自己的能力,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。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走进历史,你会拥有前所未有的体验,我们总认为书本里面所描绘的就是全部,但当你走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,那些震撼人心的东西,不需要任何语言,它在那里你就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力。在这次实践中,我们感受很深的一点是,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,而且是多方面的,几乎是面面俱到,而在社会实践中,可能会遇到跟书本上一样的知识点,但是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却是书本上所没有的历史责任惑。
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,我们学到了很多,从观看的每一样历史文物,多观的革命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的塞碑,自己的眼界也得到了升华和提高,而这些在学校里是感受不到的。了解和接触红色革命,对我们来说充满了震撼力,要想做好新时代青年,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,很高兴可以有机会深入了解,收获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感悟!这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,一定会利于以后的新时代青年的成长道路!
这次亲身体验让我们有了深刻感触,这不仅是一次实践,还是一次人生经历,是一生宝贵的财富。在今后我们会更多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,丰富自己的同时,也可以向身边人展示红色革命道路上红色革命者的豪情壮志,便自己更加充满至国之情,强国之志。